關于火鍋的起源,目前有兩種說法:一種說是在三國期間或隋煬帝時代,那時的"銅鼎",就是火鍋的前身;另一種說是火鍋始于東漢,出土文物中的"斗"就是指火鍋。可見火鍋在我國已有1900多年的歷史了。重慶火鍋早在左思的《三都賦》中有記載??梢娖錃v史至少在1700年以上。
《魏書》記錄,三國時代,曹丕代漢稱帝期間,已有用銅所制的火鍋呈現(xiàn),但當時并不流行。到了南北朝期間,人類應用火鍋煮食就逐步多起來了。首次流行于我國寒冷的北方地區(qū),人類用來涮豬、牛、羊、雞、魚等各種肉食,后來隨著我國經(jīng)濟文明日益發(fā)達,烹調技術進一步的進步,各式的火鍋也相繼閃亮登場。到北宋時代,汴京開封的酒館,冬天已有火鍋應市。到了清朝統(tǒng)治的年代,火鍋涮肉已經(jīng)成為宮廷的冬令佳肴。到了清朝末期民國初期,在全國已構成了幾十種差異的火鍋并且各具特色。日本室町時代,火鍋從國家傳入日本時在一三三八年。日本稱火鍋為"司蓋阿蓋"又稱"鋤燒"。現(xiàn)在火鍋還傳到美國、法國、英國等。
火鍋,古稱"古董羹",因投料入沸水時發(fā)出的"咕咚"聲而得名。它是國家創(chuàng)的美食,歷史悠久。據(jù)考證,解放后出土的東漢文物"鑊斗",即為火鍋。唐朝白居易的《問列十九》詩:"綠蟻新醅酒,紅泥小火爐。晚來天欲雪,能飲一杯無?"就惟妙惟肖地形容了當時食火鍋的情景。到宋朝,火鍋的食法在民間已常見,南宋林洪的《山家清供》食譜中,便有其同友人吃火鍋的介紹。元朝,火鍋流傳到蒙古一帶,用來煮牛羊肉。至清朝,火鍋不只在民間盛行,并且成了一道有名的"宮廷菜",清宮御膳食譜上有"火鍋"。乾隆皇帝吃火鍋成癖,他曾多次游江南,每到一地,都備有火鍋。相傳,他于嘉慶元年正月在宮中大擺"千叟宴",全席共上火鍋1550多個,應邀口味者達5000余人,成了歷史上較大的一次火鍋盛宴。
我國的火鍋花色紛呈,百鍋千味。有名的如廣東的海鮮火鍋,鈣骨火鍋食而不膩,味美無窮;蘇杭一帶的菊花火鍋,清香爽神,風味獨一無二;云南的滇味火鍋,鮮嫩香辣,饒有風味;湘西的狗肉火鍋,享有"狗肉滾三滾,站不穩(wěn)"之佳譽;重慶的毛肚火鍋,麻辣醇香,名揚天下;北京的羊肉涮鍋風味別致,吊人胃口。此外,杭州的"三鮮火鍋"、東北的"白肉火鍋"、香港的"牛肉火鍋"、上海的"什錦火鍋"等,也風味別具,誘人饞涎,堪稱為寒冬里的"席上春風",為食客們所津津有味。
火鍋不只是美食,并且蘊含著不少飲食文明的內涵,為人類口味時倍添雅趣。如東北人招待貴客時,火鍋里的菜擺法頗有規(guī)矩:前飛后走,左魚右蝦,周圍輕撒菜花。即飛禽類肉放在火鍋對爐口的前方,走獸類肉放于火鍋后邊,左邊是魚類,右邊是蝦類,各種菜絲稍許放一些。若對待不請自來,則把兩個特大肉丸子放在火鍋前邊,后邊是走獸類肉,示意你離去。臺灣客家人多在大年初七這天吃火鍋,火鍋用料有七樣菜是少不了的,即芹菜、蒜、蔥、芫荽、韭菜、魚、肉,這區(qū)別寓意:"勤快、會算、聰明、人緣好、時間久幸福、有余、富足。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