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山燒餅又名皇印燒餅、救駕燒餅、蟹殼黃燒餅,是安徽省黃山市特色傳統(tǒng)小吃。通常以面粉、肥肉、梅干菜、芝麻、鹽、菜油為原材制作皮、餡,經(jīng)泡面、揉面、搓酥、摘坯、制皮、包餡、收口、搟餅、刷飴、撒麻、烘烤等工序制成,烘烤在爐中進行,內(nèi)燃木炭,將餅坯貼于爐的內(nèi)壁,經(jīng)烘烤、燜烘及將爐火退凈后再焙烤,前后數(shù)小時而成。剛出爐的黃山燒餅色澤金黃,吃起來酥脆爽口,油而不膩,令人回味無窮。黃山燒餅本是古徽州的地方小吃,面團揉勻餳透后,放入爐壁邊,經(jīng)過木炭烘烤而成。由于個頭小,攜帶方便,且烘烤時間長,水分大多蒸發(fā),不易變質(zhì),當年曾隨徽商走遍大江南北,名氣也越來越大。黃山燒餅層多而薄,外形厚、口味香、甜、辣、酥、脆。不待入口,便覺得香味濃烈,咬一塊,既酥又脆,層層剝落,滿口留香。另外,黃山燒餅很容易存放,由于烘烤時間長,餅中水分大多蒸發(fā),利于貯存,一旦受潮,烘烤后依然酥香如故。又因上白面粉搓酥,使面皮分層薄如紙,致烤制后酥松油潤而不膩。相傳,乾隆皇帝頭一次下江南時,由清代“兩淮八大總商”之首、被譽作“以布衣結交天子”的徽州人江春張羅接待,即所謂“江春大接駕”?!敖捍蠼玉{”的一道茶品是由江春的徽州班底構成的家廚團隊根據(jù)他的精心設計并集體開發(fā)研制的燒餅,其外層酥脆,內(nèi)滋潤鮮香,嚼之異香可口,令舟馬勞頓的乾隆頓感身心舒暢,精神倍增,并欣然御賜名“皇印燒餅”,寓意乾隆對該燒餅的喜愛程度堪比隨身皇印,予之以崇高的褒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