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安作為一個歷史文明名城,以其特色的飲食文明招來著八方來客。凡到西安的人,都必去口味肉夾饃和羊肉泡。其實,西安的特色美食遠不止于此。在緊挨著西安城區(qū)的北方,有一種風味的美食也正以悄然的姿態(tài)成為人類喜好的佳品,它就是高陵區(qū)的特色小吃——土豆片夾饃。
土豆片夾饃,它是將土豆切成片,用竹簽穿成串,在沸水鍋里煮熟,然后把土豆片夾在有兩個手掌一樣大的燒餅里。這種飲食大約起源于20世紀90年代的東環(huán)城路中段。當時學生們都愛吃麻辣燙,校門口的小商販,就別具匠心,將土豆片、火腿用竹簽串好,用水煮熟,再將以平底鍋烙熟的圓形燒餅,用刀切開,將燙熟的土豆片放在用辣椒面調料等調成的料中一蘸,再將它們夾入熱氣騰騰的燒餅中,于是一個新鮮可口酥脆香辣的洋芋片夾饃就做好了。
初嘗洋芋片夾饃的人,還認為它等同于菜夾饃,其實不然也。做菜夾饃的燒餅比較小,并且厚,洋芋片夾饃的餅子是經過高溫的平底鍋烙熟的,普通一鍋只出一個,而餅子有兩個手掌拼在一起這樣看來大,它更大過肉夾饃的餅子。并且用于做洋芋片夾饃的餅子也比菜夾饃和肉夾饃的薄,這樣在里邊夾土豆片的時候,饃就緊緊地包合著土豆片,很難裂開;菜品也呈多樣性,以土豆為主,兼具花干,雞蛋,火腿等,依據客戶的差異的品嘗而選擇;它的工序和人員配置大約分為,有專注于擔任洗土豆和把土豆切成片的人,有專注于給土豆片穿成串的人,有和面搟面的人,有把面揉成餅子放在平底鍋里烙熟的人,而站在外面就是擔任給客戶夾饃的人。
當你兩手捧著一個新鮮的洋芋片夾饃輕咬一口,那種辣香酥脆的感覺會順著你的舌尖而到達喉嚨處,咀嚼下咽后,土豆片酥脆的感覺也就嘗到了;再咬一口,土豆片會跟饃嚴密地黏在一起直達你的胃中。吃過肉夾饃的人,都知道肉夾饃的肉汁很容易流到手上,如果粗心的人,那肉汁會濺溢到褲腿上,且細嫩的肉絲更容易鉆入牙縫;而洋芋片夾饃差異,它雖也有汁子,但汁兒都是融進了厚厚的饃餅里的,在你口味的時候,饃因汁而酥香,片因饃而醇滑。整個滋味醇厚,它差異于肉香,肉香久聞而厭,它濃醇撲鼻,久聞而留香。孔子有三日不知肉味之說,而在高陵,如果一日不食洋芋片夾饃,你就會心發(fā)慌,覺得一天沒精神,像霜打了的茄子一樣。
高陵人青睞香辣土豆片夾饃,就如同北京人之于奶油炸糕、驢打滾兒;上海人之于湯包百葉油面筋;重慶人之于火鍋一樣。這是人類在長期口味購置下構成的一種飲食習慣。盡管,洋芋片夾饃的歷史不算悠久,但是,它是后起之秀。一個小吃要構成一種飲食文明,必需是當地人類首先有了飲食習慣的喜好,進而精心呵護培育它,并且滋味必需獨一無二,構成一傳十十傳百的感染力,這樣才能招來越來越多的人慕名前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