包百味包子源自老濟南的濼口碼頭。濼口碼頭,100年前,是濟南繁華熱鬧的碼頭,一個過去被稱為“上關道口”的地方。原本就是濟南重要的一處碼頭,清濼小鐵路開通后的濼口愈加忙碌。不只讓黃河南北兩岸的人員、物資有了溝通交流。來自全國各地的糧、棉農(nóng)副產(chǎn)品、燃料、建材以及來自海邊的海鮮和鹽也紛紛濼口碼頭涌進濟南。與此同時,濟南本地民族工業(yè)所生產(chǎn)的棉布、面粉等各類產(chǎn)品也濼口碼頭,沿著黃河西進濟寧、菏澤以及河南等沿黃地區(qū),甚至全國各地。貨物的集散以及人員的往來,讓濼口碼頭成為當時濟南比較繁華的地方。
當代的碼頭更是引動了濟南的經(jīng)濟,當然這背后,很大的奉獻者便是碼頭的苦力工,賣力氣腳夫。然而微薄的工資使得這些腳夫只能以簡單的面食為主。南岸有家濟南大包子當時很是生意可觀,以泉城地下水和面,以大明湖荷葉為墊,蒸制的包子,豈但售價低,并且滋味好,很是受歡迎。巨匯餐飲美食研發(fā)隊伍找到當時包子鋪老板的后人,將原有自有工藝改進后得以宣傳,首先是保留了原有的碼頭包子品嘗,進一步改進面的發(fā)酵自有工藝,得以快速發(fā)面,更是研發(fā)出適合全國各地人群的品嘗。是謂之—— 包百味包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