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年一度端午節(jié),總要復古憶兒時。小時候高興的是三個節(jié):春節(jié)、端午和中秋。這三節(jié)都算節(jié)日,不算節(jié)氣。這里只說端午節(jié),又叫端陽節(jié)、端五節(jié)等。民俗說:時驕陽似火,催麥成熟,中午曬場,叫端午節(jié);《燕京歲時記》則說:京師初五為單五,“單”音轉(zhuǎn)“端”,所以叫端五節(jié)。民俗節(jié)日,商定俗成,難有定論,不必細究??傊@個節(jié)在兒時記憶中,留下彌久興味的美好印象。
頭一個印象是吃粽子。北方吃黍米粽子,有時家里也從集上買一點糯米,那可是稀罕物。黍米加點糯米自然滋味更美,純糯米粽子幾年也吃不上一個。吃得更多的是黍米里摻小米或高粱米的粽子。奶奶、母親等在節(jié)前,先要操辦粽子葉,日軍侵占時南北不通,只好用高粱葉替代,卻蒸不出那別具的滋味。粽子里加黍米、紅棗、花生等包好之后,要放在鍋里煮,通常是大人夜里煮,到早上起來要上學時,滿屋聞到粽子的香味。帶著美好的粽子香味,去學校上早自習,給一天心情裝上快樂。到端午節(jié)吃午飯時,按人頭分粽子,糯米的、黍米的、混合米的搭配,每人一份。我在家里zui小,奶奶是家長,有點小特權(quán),多分一個糯米的,夾在我的碗里。后來到了北京,有一段時間糧食定量,每人都按定量分,我也長大了,自然按規(guī)則辦,不再享用那點小特權(quán)。改革開放后,各色粽子,千樣萬種,各取所需,盡情享用。
又一個印象是分雞蛋。過端午節(jié)一定要吃雞蛋的。小時候家里養(yǎng)雞,全家的、祖母的、姑母的、母親的、嫂子的,各有“戶主”,集體飼養(yǎng)。誰的雞下的蛋,歸誰收存。都守規(guī)則,有序不亂。過端午節(jié)時,將煮好的雞蛋進行分配:全家的每人兩個,祖母的每人兩個,母親、姑母的每人一個,嫂子的也每人一個,祖母、母親再各賞我一個,我獨得10個,當天吃兩個,其他的當點心吃。說到這里,我想起一位清朝大臣吃雞蛋的故事。
一天,乾隆帝問身邊一位大臣,宮里不備膳,未正(14時)下班,你早飯在家吃什么才不餓?奏答:吃雞蛋。帝問:吃幾個?再奏答:臣吃30個。乾隆帝吃驚地說:“我還吃不起30個雞蛋!”那位大臣急忙跪奏:“臣吃的都是買的硌破的。”那時的人沒有“膽固醇”的知識,只知吃雞蛋耐餓。如今雞蛋可以敞開吃,吃得起,但講健康,要節(jié)制。
另一個印象是分荷包、小飾件。節(jié)前,家家戶戶做荷包(內(nèi)裝除蟲香料)、小飾件。飾件包含用染色麻絲做成小笤帚等。節(jié)日前,打掃衛(wèi)生,在檐下、墻角、街門外撒艾草,當時只覺得有趣兒,后漸悟到:時入初夏,百蟲滋生,搞衛(wèi)生,滅害蟲,是中國傳統(tǒng)的民風習俗。
再一個印象是收麥子。在黃河中下游地帶,端午節(jié)前后,正是麥收大忙時節(jié),也是喜獲豐收時節(jié)。這時學校放麥收假。小孩子雖做不了重活,但也有事干,如拾麥穗、看場等也不閑著。喜歡做的是到本村外祖母家?guī)兔Υ驁?,就是將收獲麥子在場上碾壓脫粒、曬干入倉。我外祖母家境殷實,壯漢們將收獲的麥粒,一斗一斗地裝入口袋,一袋盛四斗,扛在肩上,運到糧倉,倒入倉內(nèi)。這需要兩個小孩:一個在場上發(fā)木簽,就是往扛糧者口邊遞木簽,讓其咬??;另一個在糧倉前接木簽,就是捧個小笸籮,接扛糧者吐出的木簽。到晚上數(shù)簽入賬。
加盟咨詢電話:4000-1688-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