安徽名吃、淮南一絕——壽縣牛肉湯是蘇豫魯皖滬一帶家喻戶曉的名小吃,據傳源自清宮御膳秘方,融入“以食養(yǎng)身”的現代食補方針創(chuàng)制而成。
特色風味
主輔料均取材當地特產,高營養(yǎng)、高蛋白、高熱能、低糖、低脂肪、低膽固醇,湯味醇厚,鮮香爽辣,耐人尋味,具備營養(yǎng)美味,滋補養(yǎng)身的食療結果。
歷史起源
據《漢書》記錄,公元前164年,劉安被策封為淮南王,其招賢納士、著書立說,攜門客“八公”撰寫了中華名著《淮南子》。
相傳,御廚劉道廚藝高超,劉府上下均稱其“老劉頭”?;茨贤跤诎斯缴蠠捴葡傻ぃ杉央人偷缴缴蠒r早已涼而無味。老劉頭看到淮南王涼膳充饑,日漸消瘦,不禁冥思苦想,終出一策。老劉頭率眾家丁殺牛取骨,甄選十余種滋補草藥及鹵料熬制成醇香味美的湯汁,并備好牛肉、粉絲等配菜與湯汁一同擔上山去。因為油覆湯表,久熱不散。淮南王嘗后贊不絕口,牛肉湯便成劉府秘膳,后流入民間,代代相傳。
千百年后《五代十國公元957一960年間趙匡胤兵困南塘》據有關史料記錄:當年趙匡胤據兵淮南八公山南塘地,攻打壽春(今安徽壽縣),壽春守將劉仁瞻軍紀嚴明,守城如命,雖然趙部頑強作戰(zhàn),仍屢攻不下久之,外無救兵,內無糧草,趙匡胤反被兵困南塘。當年淮南地方百姓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把自家耕牛紛紛宰殺掉,煮成大鍋湯,送入趙營,官兵喝后士氣大振,一鼓作氣攻破壽春城,(公元959年),陳橋兵變,趙匡胤登了龍基,始終忘不了壽縣牛肉湯,后來在民間把壽縣牛肉湯傳為“神湯”,又傳為其“救駕湯”。
標準化
為推動“壽縣牛肉湯”烹飪技術規(guī)范化,由淮南市質監(jiān)局牽頭制訂的技術規(guī)范地方標準已經了淮南市質監(jiān)、商務、衛(wèi)生、農委等技術部門組成的委員會的審定。該標準已經出臺,已經陸續(xù)送達全市的牛肉湯經營者途中,牛肉湯商會正擔任對該標準進行宣傳普及并進行領域自律監(jiān)視?;茨鲜匈|監(jiān)局相干人士介紹:該標準對牛肉湯制作過程中的人員、衛(wèi)生、制作工藝、品質、檢測規(guī)則等行業(yè)都進行了規(guī)范,特別規(guī)定牛肉、牛骨等主料必需取自淮南、六安等局部地區(qū)飼養(yǎng)2到3年的大別山種群黃牛,粉絲、豆餅、千張、香菜等輔料必需契合品質標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