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關,老廣州人對位于荔灣區(qū),北接龍津路,南瀕珠江,東至人民路,西臨荔枝灣,明清時地處廣州城西門外一帶地方的統(tǒng)稱。西關的南面是珠江內河的白鵝潭,自廣州建城以來,此處便是廣州水路交通之要地。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年),清帝國在此設粵海關,開放海禁,并特許商行——十三行對來粵貿易的外國商人進行直接買賣、征稅、管理,廣州十三行即由此而來。清道光二十二年(1842年),清廷在與英國的次鴉片戰(zhàn)爭中戰(zhàn)敗。廣州被迫全面開放,外國商旅白鵝潭進入國家大陸,官商一體的廣州十三行壟斷位置逐步喪失,隨之興起的是各種外國洋行,國家商行,同時也呈現(xiàn)了大量為商行搬運貨物的民夫、力役,碼頭工人等。于是,西關開始呈現(xiàn)了面向這些民夫、力役、碼頭工人等歇腳喝茶的食肆,門口掛著寫有“茶話”二字的木牌,內部設施很簡陋,木桌板凳,糕點也多為大包,蘿卜糕等簡單粗制食物,因茶價只收二厘,故而得名“二厘館”。當時民謠有曰:“去二厘館飲餐茶,茶銀二厘不多花。糕餅樣樣都抵食,能頂肚不花假?!薄!岸屦^”即是廣式茶樓很早的雛形,民夫、力役、碼頭工人的經(jīng)濟實現(xiàn)目的有限,在二厘館大多習慣點一盅茶,1-2個大包或糕點,廉價實惠又能充饑扛餓,“一盅兩件”便由此而來。對外貿易的興盛直接發(fā)明了廣州工商業(yè)的迅速進步,帶動了流動人口的日漸增多,商人、自由職業(yè)者、手工業(yè)者、雇傭工人等工商在廣州西關崛起。為了滿足新興工商的需要,比“二厘館”更好的“茶居”、“茶樓”在廣州西關應運而生,這些茶樓無一例外擺設考究、環(huán)境清幽、茶靚水滾、點心精美。此時的茶樓也成了各色人等洽談生意、打探信息、招待親友、消磨時間的好去處。